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体验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8日 点击数: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体验性是新课标提倡的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拓展思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尝试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探讨“体验式学习”教学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

一、何为“体验式学习”

体验,心理学上有明确的界定: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还泛指亲身经历,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从以上心理学上的界定我们可以得知: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这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习方式是学习质量的基本变量,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必须依赖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而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同时,学习目标决定着学习方式的层次,单一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相对单一,层次也不够高;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必然具有多元性(如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学习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体验性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精心为学生设立亲身实践、体验、探究的学习程序,提供充分学习和交流机会,以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积累良好的学习和情感体验,树立较强的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目前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等现状,达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与体验式学习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第二,即使一些学生努力记住了历史知识,但其思维的灵活性往往不强,遇到新的问题情境不会知识迁移。第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使师生缺乏深入思考和广泛阅读历史的时间和兴趣。第四,一些学习意志薄弱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愿配合灌输式的历史教学。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要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以接受式学习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过去常常陷入让学生死记硬背史实和历史结论的怪圈,无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更谈不上落实历史学科“传承人类理想和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深层次思想教育目标。

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新出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①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自主探究。新课标中体验性学习理念的渗透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体验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潜心挖掘教材内涵,捕捉思维灵感,帮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获得历史的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历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1.历史小论文—— “写历史”。

历史小论文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就某一个问题或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成一篇史论结合的文章。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而且可以锻炼自己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首先,选准课题。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历史特征、历史结论和历史规律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术热点、社会热点以及学生关注的话题,选择一些较典型,又有代表性的史实材料、历史现象,确定小论文题目,同时鼓励学生自立论文题目。然后,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生选题后,指导他们通过调查、走访或查阅图书文献、登录上网等方式搜集资料。接着,指导学生撰写研究论文,要求他们做到: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结论正确。最后,批阅后并评选出优秀论文。

2.历史剧表演—— “演历史”。

历史不只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而是有血有肉,生动而又立体的,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可以生动再现的,是可以亲身体验的。表演之前,通过剧本的编写、讨论、修改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上相关历史知识的正确感知及深刻理解;表演之中,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同学们深深的融入了历史。

如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其中“造物主的落寞”一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去扮演1860年关于《物种起源》一书大辩论的场景。

片断:

法官:现在请各方陈述各自的观点。

威尔伯福斯主教(流畅自如地):居然有人认为自己家族的先祖是一只低贱、粗俗、丑陋的“猴子”?哈哈,真是可笑!(质问)而且赫胥黎,你的猴子血统是从祖父还是祖母传下来的呢?(现场大笑)

法官:肃静。现在请进化论者发表观点。

赫胥黎(从容地,冷静地):我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猴子做祖先,也不愿要一个愚昧无知,在庄严的法庭上只会嘲讽挖苦的人做祖先!(听众鼓掌)

罗素华莱士(英国的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   我告诉大家,威尔伯福斯先生可从来没有读过《物种起源》,在科学面前,他是一个无知的人。(观众哄笑)

威尔伯福斯主教(气急败坏):我不允许你们这些狂妄之徒污蔑我,玷污我们伟大的神!

赫胥黎(咄咄逼人):请问主教先生,你凭什么就能肯定,你一定是神造出来的呢?请拿出你的证据来!

威尔伯福斯主教(理屈词穷):你这是对天使后裔的侮辱,圣经上写的一清二楚。

赫胥黎(不依不饶):圣经就是完全正确的吗?
威尔伯福斯主教(哑口无言):这……

赫胥黎:(大声地,高昂地)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否定进化论的准确性!(观众热烈鼓掌)

同学们根据查找的资料,自编、自排、自演了历史剧,再现了历史上关于人类的起源的争论,表演惟妙惟肖,生动逼真。课堂中多次传出阵阵笑声,在笑声中同学们也感受到科学和伪科学的斗争是多么激烈,真理终将战胜愚昧。

所以,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历史,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品格的学习目的。

3.历史辩论赛——“说历史”。

首先,选定辩题。历史辩题不仅要有一般辩题的可争辩性,还必须符合历史的原理规律。同样,论证辩题的材料也应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分析和确凿的史实。历史新教材采用了许多最新史学观点,还介绍了若干史学界存有争论的问题,这就给历史辨论提供了可能性。经过认真研究,我们确定了几个辩题,如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洋务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单纯的旧式的农民运动等。在选定辩题后,我们向学生推出了有关这些题目的书籍和史学论文,作为参考。在指导学生撰写辩词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指导学生去搜集、整理、运用、归纳史料,要求学生必须用详实的历史事实去论证历史的观点。如对辩题太平天国是否单纯的旧式农民运动,我们首先帮助学生搞清楚什么是旧式农民运动,然后将所提供的参考史料,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让学生从中选择,进行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参考书目到图书馆、互联网上进一步查阅书籍,搜集相关史料,研究辩论程序和技巧,整理辩词。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然后,组织辩论比赛。我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堂讨论。主要做法是,结合学生所写辩词,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围绕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或随声相和,互为补充;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学生的学习激情,仿佛在这一刻爆发出来。第二阶段,辩论比赛。每班组成代表队,进行辩论。唇枪舌战的辩论场,实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创新与实践的园地。在赛程中我们注意随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评委打分制,及时公开比赛结果,通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舞台。除辩手外,辩论赛的主席、计时员,甚至评委都由学生担任。在评判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不过分夸大;注意了集体表彰与个人表扬相结合的原则,如分设团队奖和最佳辩手奖等。

辩论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史论结合能力、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个性的培养。所以说,辩论赛较好地处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客体(包括知识能力、思维和心理品质)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这种模式又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也更具有开放性。

4.历史小制作——“编历史”。

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动手做比听、看印象更深,理解更透,更符合学生好动的学习心理,更能引发他们的创造欲,使学生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同。例如,我经常在复习期间指导学生制作历史知识复习表,建构清晰的知识网络。下面是学生制作的鸦片战争前清朝历史阶段特征表:

   

清朝(鸦片战争前)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设军机处、文字狱

   

恢复发展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民族关系

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设置机构;册封宗教领袖;巩固边疆

对外关系

反对外来侵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护主权领土完整

思想文化

加强对思想、教育控制;民主思想产生;传统科技发展停滞;反封建色彩的文艺作品出现

学生通过制作该表,体验了如何把教材中因平铺直叙和按章节纲目编写造成的知识割裂、静态封闭状态,变成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突出知识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清史的全面认识。

此外,制作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调查问卷,编写便于记忆时间、人物、朝代的历史歌谣,出图文并茂的历史专题小报,制作历史知识卡片等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四、实施历史“体验式学习”教学中的建议

“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很丰富,教学形式也千变万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精心设计。在实施“体验式学习”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等的能力。“知能的积累,关键在于主动。”然而如果学生没有了良好的情感和愉快的心境,也就没有主动性可言;学习过程中不愿参与和思考,也就无法实现自主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体验情景是体验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动力。

2.强化自主探究,加深学习体验。

教师提供大量探究性问题和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的体验和认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

3.加强反馈完善,巩固学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设疑问、组织问题讨论等方法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纠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错误,尽量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体验。

4.抓好平台构建,鼓励学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一些学习基础差、在学习上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搭建学习体验的平台和营造良好学习体验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消除自卑心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个别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讲解,并给他们以鼓励,让学生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五、结束语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伟大的才智,但要想听懂历史,必须首先学历史,在历史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历史教师的责任在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观其人、闻其声、参其事,成为历史直接的观察者、参与者和思考者。撰写历史小论文、表演历史剧、组织历史辩论赛、历史小制作只是诸多历史体验性学习方式中的几种,更多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丰富。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体验性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提出并不是要构建一种与过去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新异教学方式,而是对学习过程效率的改善。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对历史现象的复原无论如何离不开语言。理论性强、系统化的历史知识最终还要通过恰当、精练的语言讲解来辅助。讲授法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我们所要反对的是无视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单一化地讲授历史。

让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早日实现!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