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略谈对化学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09日 点击数:

在两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高二强化班共使用了人教版化学教材五册:必修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已经覆盖化学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实践中,有困惑,有反思,有探索,有对策。本文就教师对化学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谈一些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贯彻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知识体系、逻辑结构顺序、内容表述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的变革,为达成新课程目标提供了良好媒介。

1.教材整个结构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必修1一开始就把 《从实验学化学》放在第一章 。这样设计非常好,因为我们知道,化学是源于实验的自然学科,一开始就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对扭转过去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大有好处。而且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也为以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打好基础。 就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而言,旧教材"以学科为中心",以元素原子结构变化和周期表位置为顺序,按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编写教材,教材体系是单纯引入型的学习方法,学习从每一种物质开始,给出其性质——制备——用途。而新教材按硅(碳族元素)、氯(卤素)、硫氮(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的顺序编写教材,教材中只点击普遍存在用途广泛的化合物性质。人生活在地球上(硅是形成岩石的主要元素,高纯晶体硅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人的生存需要淡水(卤素存在于海水中)和高质量的空气(硫氮氧化物污染空气),这正体现了新教材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转变成重视课程的“社会性”,强调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教材的内容表述有很大的革新  教材图文并茂,增大了信息量,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些图示、图表,非常到位。例如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大量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刺激了学生的眼球,使得对这个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有了深刻印象。在教材的适当之处引入科学视野给学生知识的最新链接,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并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化学的热情。

3 教材的内容难易分明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教材变易了,要求降低了。其实,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必修12《化学》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比旧教材简化了。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大多内容是新增且抽象,中学生难以掌握,但其内容是理解化学知识和形成化学学科能力的钥匙,必须学好。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也增加了有效碰撞理论、熵、化学平衡常数计算、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酸碱反应曲线等内容。

4 教材中有明显错误  可能由于时间仓促和印刷质量原因,教材中有多处明显错误。例如: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中“氢原子的发射光谱”“锌的晶胞结构”以及书后部分习题的答案等都有错误。

二、教师怎样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准备

教材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编写的读物,不同的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尽相同,所编教材不同,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多样化的。我们选择的教材只是用来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的众多载体中的一个,是学习的一个范例。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从理论上讲,教材不是教学的"",教师不能只抱住教材,扔了课程标准,应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正确看待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在教材处理中,教师必须有较好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灵活运用教材。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的核心知识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这一部分知识可以通过细读中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其次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大学教材和化学核心期刊获得。再次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科普读物获得。

以最难的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为例.从新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列出21条有关本章的教学要求,仔细研究中学教材,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三块列出知识要点。然后分块对照大学教材,找出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体会教材编写顺序意图,研讨中学教材中可能的错误,在大的框架下建立整体思维模型。最后泛读相关资料,完善知识结构,做好教学前知识准备工作。

总而言之,教师不是某版本教材的执行者,应在新课程标准的统领下,在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下整合重组教材,自主构建教材。在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处理教材。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案是比新教材还新的教材,教师也是教材的编著者。.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