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教育科研方法的运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01日 点击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
    《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上发表有吴康宁老师的文章《我们研究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取向研究方面存在“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论文的身价,许多身居教学一线的同志多想将自己的研究往教育取向研究上靠拢一点,带一点前瞻性,多一点指导性,因此,也就容易堕入“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行列。说实在,这样的文章,除了对自己个人有打扮、装璜、广告的价值外,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自己实际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没有什么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要的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讲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就是为了确保“实事求是”。明确了这个目的,谈方法才有意义。如果只是为了写文章找地方发表好抬高自己的身价,在目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不太难,大可不必介意科学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
    讲科学研究很容易想到宣传画上画的那些仪器设备,这些画误导人们以为摆弄那些仪器设备才是科学研究。其实研究的科学性在于它的方法。仪器设备不过是某些研究中方法所需要的一些手段。
    教研室推荐的威廉•维尔斯曼(美)《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中,概括了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特征:经验的、系统的、有效的、可靠的、形式多样的。用什么方法好,以及这种方法应当怎么用,关键在于能否保证你的研究过程符合实际、系统有效可靠、能从各种研究途径得到支撑。
    选用方法,重要的不是形式上能否冠以“××法”之名,而是实质上能否保证你得到的结论确实是真。研究课题确定以后,要做的就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概括提炼,得出结论。如果是实验,那就要在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干预下收集资料。方法就是要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确保你的结论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和规律。
    当然,作为过程的第一步收集资料很关键。如果资料不可靠、不系统、不全面,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今天只与同行们交流一下资料采集的方法。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我们许多课题的提出本身就是观察的结果。
    立项以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观察的目的与方向,使得它更加系统、深入、全面。
    例:要研究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可能途径,方法之一是深入课堂一线听课,听课就是观察法。
    作为课题研究过程的听课,不同于一般的听课。
    首先要明确听课的目的。了解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还只是笼统的目标,听课时还要具体一点。先要通过初步观察,对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的途径做大致的了解,适当地归类。在归类的基础上,再通过听课观察做质和量两方面的判断。质的方面,这些问题是不是确实阻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阻碍的程度如何,这些途径是不是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是否还有其他可行的途径。量的方面,要明确项目指标进行必要的统计,因此,必须拟定统计记载的表格,明确记载的内容和方式。这就是观察的系统性。
    作为课题研究的听课,还要确定必要的观察量(样本大小和取样方法),明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师分别各听多少。这就是观察的全面性。
    通过系统的观察占有详细的资料后,概括出初步结论,对其中不甚有把握的部分,还要有目的地进行再观察,获取必要的判据,以做出准确的结论。这就是观察的深刻性。
    当然,完成这一课题,往往还需要辅助以其他手段,特别是确认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途径的有效程度时,还要通过调查、测量来求得证据。
    观察要客观,要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影响,防止观察者的干扰和臆断。研究者不应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组织多人参加观察收集资料时,对事物分类的标准要确保统一。要让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即不知道观察者的意图,防止诱导出不客观的结论。
    观察法的优点是取得的材料直接、细致、深入、生动。缺点是工作量大。因此,系统采集资料的观察开始之前,要拟定好详细的计划。特别是取样的确定,样本的大小与样本的代表性,统计项目的多少与判断标准。既要考虑到得出正确结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研究力量的可能。
    我们这些未经严格系统训练的研究者运用观察法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系统、不全面,以点代面,甚至于仅仅为支持自己的某个臆断找实例。这就是仅有科研方法的形式,缺乏科学研究的精神。
    四、问卷法
    问卷法获取的信息面广量大,采集资料的效率高,因而被广泛加以运用。教学一线的教师撰写的能带上科研味的论文,往往都有问卷调查作支撑。
    问卷法获取的资料是间接的,因此,比观察法更容易失真。如果预先不作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设计,更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或难以形成结论。
    设计问卷前,先要通过观察、访谈获取有关的线索。即通过面对面的试问,了解拟提问题的明确程度,对象回答的兴趣,以及可能的答案等等,为编制问卷提供依据。
    设计问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通过问卷及题目的引导既要尽可能获取研究需要的信息,又要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方面。威廉•维尔斯曼(美)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中详细地列出了问卷题目制定的12条准则。完成问卷初稿后,逐一对照一下这些准则有好处。
    问卷要简洁,围绕研究所要获取的必要资料提问。调查对象少时可用回答题形式,调查对象多时,尽量用选择题形式。选择题的选择肢,要充分可能到各种可能的情形,以免被试无以作答。以选择题为主时,最好再配一两道让学生自由回答的开放题,以便对问题作深入的质的分析。为便于做量的统计,选择题最好设计成等级量表格式(如:A.同意,B.无所谓,C.反对)
    为了避免答题者伪装或不认真带来的误差,在问卷中可以设计一些测谎题。测谎题可以是同一问题换一种问法在试卷的另一处出现。如:前面问“你最喜爱的学科是什么?”,相隔几题后再问“你不感兴趣的学科是什么?”两者回答不一致,则该答卷不可靠。也可以提供某些问题的不可能答案。如:你每天课外用于学习的时间:A.超过12小时,B.不足12小时。如果A被选,则该答卷不可靠。整理答卷数据前,应当先剔除不可靠的答卷。
    问卷初稿完成后要进行预测。对预测答卷要详细审阅,对照调查目的,寻找问卷设计本身带来的误差,进行调整修改。为保证获得的数据可靠一致,预测的对象不再参与正式调查。问卷经过了修订,预测的数据也不再参与统计。确定预测对象时,就要考虑到正式施测样本的效度。
    为了确保答卷条件的统一,施测时的指导语应当规范统一。最好是把它们直接印在问卷上作为前言。前言要简洁明了,阐明调查的目的和价值,对被调查人的益处,说明答卷的方式,引导答题者负责地作答。必要时,表明调查者的身份。前言可在施测前由施测者宣读。
    问卷法最容易出的毛病往往在问卷的设计和施测的过程上。施测必须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当被调查范围较大时,要力争施测的物理、心理环境一致。施测现场要避免被测者互相沟通。
    五、教育教学常规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在学校教学一线搞教育科研工作,资料采集方面最大的优势是有大量的教育教学常规档案资料可以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是管理过程的工具和产物,它们原本不是为着教育科研目的收集和整理的。随着“科研兴教”意识的确立,应当思考怎样使我们的管理资料变得更易于为研究的目的而调用和处理。
    首先,要提高管理资料的可靠性、系统性、完备性。这实际上也是管理自身的要求。但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着研究的目的,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时,第一难题往往是资料不全。或者,从量的方面是齐全了,但是资料的一致性不好。譬如考试成绩,前后标准不一,有关资料如试卷、命题者、教者的资料残缺不全。
    其次,要提高管理资料的可再生性。就是要保存尽可能完整的原始资料,而不是只保存整理出来的结论性资料。学生的答卷是原始资料,班级的均分是统计结果。深入的研究,常常更需要看原卷,如某题,当年学生回答的情况怎样,只有从原始资料才能分析概括再生出新的结论。
    再次,要提高管理资料的可检索性。便于检索的条件之一,是分类归档好。更重要的,教育管理引进计算机手段后,要尽可能把基础资料录入存盘,整理成数据库系统,变成活的、极易检索和统计分析的数字化资料。计算机用于管理,决不能仅限于强化学校的文印力量。
    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首要目的是直接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将管理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教”。常规管理资料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处理,是重要的基础。
    六、准实验、行动研究法与有关资料的采集
    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对学校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搞出了成果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在于能够切实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有操作方案,而且对操作方案本身需要进行试验研究。这种研究,常常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关心方案的实施能否出现预期效果,不很关心所得结论是否普遍适用,因而,不需要过多地控制无关变量,往往不设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就是准实验。
    与准实验相联系的是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是以实践者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系统的科学研究。行动研究往往整个群体都参与,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调节、修改操作方案以实现改进的目的。行动研究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准实验研究方法等等。事实上,目前学校能进行的大多数教育科学研究,都是这种类型。
    行动研究的范围广周期长,产生的资料丰富,也很容易散失。因此,在研究开始前拟定方案时就要详细地规划好资料采集的措施。要设计好记录的规范,便于以后对众多参与者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所有参与者都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发现有价值的现象和个案,及时记录,及时交流。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文档、录象、录音、照片等等都要收集保存。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及时调整采集资料的方案。
    由于准实验条件控制不足,实验结果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确认,往往依赖于资料的翔实程度。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过程中资料的采集是很费时间精力的工作。从脚踏实地的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中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比之写一篇稿酬丰厚、名噪一时的文章,付出往往要多千百倍。探求真知本来就是沙里淘金。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做有价值的、无报偿的付出,乐在其中,值得。
                              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