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育天地>> 常规教育>> 正文内容

2010级新生入学校史讲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点击数: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来介绍东中百年校史,说实话,东中一百年悠久的办学历史是一部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史诗,因此,仅仅通过这一点时间是无法讲深、讲透的,加上本人学习有限,研究不细,今天的讲座可能令大家失望。我只是近几年通过参与校庆工作,接触到校史,了解到一点皮毛,今天的讲座难免有疏漏、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各位原谅。

翻开东中的历史,每一页都记载着东中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奋斗史,每一章都镌刻着东中人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创业史。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东中的历史是一代代东中人创造的。

江苏省东台中学从它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它的命运就和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爱国,爱校,爱家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学生应有的品质,它应该成为我们积极向上的巨大力量,应该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因此,今天我们重温东中百年校史就是为了牢记东中历史,激励我们传承百年优良传统,为东中的历史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第一部分 东中历史

东台东濒黄海,西襟水乡,坐落于沃野万顷的苏中平原,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据堤西水乡溱东镇开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东台已有近五千年文明史。唐代贞观年间建造的海春轩塔,宋真宗时期创办的晏溪书院均位于台城古镇西溪。古诗有云:“西溪塔影寒山月,东海钟声古寺风。”西溪宝塔,成为东台区域文化的渊源和历史文明的象征;晏溪书院,开启了五代以来兴学的先河,便成就了一书院并出晏殊、范仲淹两位丞相的杏坛佳话。其后九百年间,流风余韵,直至“废科举、学堂兴”,东台中学堂便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应运而生了。

西溪海春轩塔。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与1905年东台中学堂校园中央的文昌阁(魁星楼)遥相媲美,成为当时东台县的两座标志性建筑。

晏溪书院。北宋景德年间,就任西溪盐仓监的晏殊,于县城西溪镇始建晏溪书院,其教学内容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或讨论时政。历经元、明、清三代,至清代其遗迹以荡然无存。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著名词人。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就任西溪盐仓监,勤政兴学,创立晏溪书院,于此读书讲学,创作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著名词句,书生纷纷慕名前来听他讲学。后升人丞相。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继吕夷简之后任西溪盐仓监,于晏溪书院故址楼上读书写作,授徒讲学。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于此考察水利,主持建筑长达140华里的捍海堰,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堰名之“范公堤”。后升任丞相,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            发轫之期

江苏省东台中学诞生于一个世纪前的光绪末年。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遭受封建压迫和列强侵略的深重灾难,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旧党掌权,中国越来越没有出路,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寻找救国救亡的正确道路。在废科举、兴学堂的大气候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拥护变法维新、主张教育救国的清末翰林、著名学者夏寅官接受时任两江总督、其岳丈周玉山的邀请在两江学务处任职,时隔不久便返回故里,在台城东首的文昌阁(又名魁星楼)创办了“两堂”,这样,东台第一所官立学校“东台县中学堂兼师范学堂”便应运而生,这便是江苏省东台中学的前身。

这里,我要专门介绍一下文昌阁。文昌阁坐落于台城东首陆家滩附近,又名魁星楼,后改名览胜楼。魁星楼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成于十六年(1811)。楼分三层,砖木结构,六角形,高达23米,费用花去白银六千六百两。魁星楼高甍飞宇,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与西溪海春轩塔遥相媲美,是当时东台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魁星楼,象征了东台县文化事业昌盛兴旺,象征了学校务本求实、重在育才的办学精神。当时的校歌这样唱道:“览胜楼何高高兮,校之中央,有阶梯可登兮,万方斯望”。1937年,日寇侵占东台,对东台进行狂轰滥炸,魁星楼损毁严重。1945年日寇行将覆灭,便加紧对我国的疯狂掠夺。魁星楼顶相传是“风火铜”铸造,很有价值,日寇当然不能放过。由于楼身是飞檐走角,开始一个日本兵上去取顶时竟被活活摔死,日寇恼羞成怒,大发淫威,放火焚烧魁星楼。三天三夜,魁醒楼化为灰烬。

二、            承续之期

1912年,民国初年,“两堂”由于经费匮乏被迫停办。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清末状元张謇为报效母亲的故里,于1919年决定在东台恢复师范教育,办起“母里师范”,1920年母里师范首任校长张謇之兄张查向东台县公署暂借原两堂校址魁星楼作校舍,并开办上课。1921年,母里师范由魁星楼校址迁往王家舍(今东台镇长青村)。迫于社会呼声和张謇独资办学的影响,到了1924年东台县公署决定再行恢复中学教育,又在两堂原址魁星楼复办了“东台县立初级中学”,并于1925年开办上课。聘请曾旅日留学的杨琬担任校长。1929年母里师范因经费匮乏停办,校舍、校产赠归地方政府。东台县政府在母里师范原址办东台县立乡村师范。一年后划县立乡村师范附属于东中,改称东中乡师科,并改校名为“东台县立中学”,学校分为城、乡两部分,本部设于魁星楼(改名览胜楼),分部乡师科设于王家舍。

三、            救亡之期

抗战八年,学校校址几度变迁。1938年日军第一次入侵东台,烧毁东中王家舍校舍。同年7月,东中师生乘日军南撤,迁回魁星楼旧址复课。其后,东中分别迁至安丰、堤西朱庄、赵家庄、溱潼、湖北口、开庄等地。1943年后,在堤西办学的东中处境十分艰难,辗转于荒野破庙之中,难以开展正规中学教育,改为“东亭补习学社”。19459月抗战胜利后,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没收了汪伪时的初中校舍,师生们在台城旗杆巷恢复了“东台中学”。县长董希白担任名誉校长,何晴波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东台县民主政府所办的“东台中学”由台城转移到三仓墩塘,坚持“游击式”教学,同年10月,国民党县政府迁至台城,也在旗杆巷东中校舍内续办起“东台县立初级中学”。

四、            发展之期

1948年秋东台解放,东台县人民政府又一次接管了台城旗杆巷校舍,东中也由墩塘迁回旗杆巷,更名为“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东台中学”。1950年更名为“苏北东台初级中学”,同年在城河大操场边建四个教室上课。1952年征地百余亩,在城河大操场东兴建新校区(即今新东西路老校区),1953年迁入新校园开课。1953年秋,东中增设高中部而成为完中,副县长朱明熙兼任校长,当年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改校名为“东台县中学”。1964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48所试点中学之一,开办了二年制高中试点班。从解放后到“文革”前,学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成绩斐然,成为全省普中教育的示范性窗口。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东中停课两年多,学校元气大伤。196811月,东中高中部师生步行百余里,至黄海之滨八里风洼处开荒创建农村分校,起名为“东台县中学红卫兵战校”。19694月,东台县革会决定“两校”分开,将海边的东中农村分校命名为“东台县红卫兵战校”,专招高中学生;台城的“东台县中学”保留原名,只招初中学生。1974年秋,东台县革会又决定将“红战校”并入东中,合并后的校名仍称“东台县中学”,校本部设在台城原址,海边的校舍又一次成为东中的农村分校。1978年东中改名为“东台县第一中学”,同时,海边的农村分校与校本部脱钩而另办职中。

五、            腾飞之期

改革开放后,学校于1980年被定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49月又恢复了“东台县中学”校名。1988年东台撤县建市后,更名为“东台市中学”。19991月更名为“江苏省东台中学”。学校已步入省级四星级学校、模范学校、先进学校、国家示范学校。2000年,在台城东亭北路东征地213亩,建设新校区。2003年暑期,新校区基本竣工,高中部相继迁入;初中部则返回新东西路老校区,完成了新老校区的交替和高初中部的全面整合。数年来,高考成绩稳中有升,搬入新校区以后,高考成绩始终名列盐城所有学校之首、江苏省前茅,特别是近三年,达本科分数线人数均超过千人大关,在江苏省同类学校中鲜见。今日之东中,新老校区并存,办学规模空前。新老校区共有120多个班级,在学生近8000人,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以及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00多人。历经代代东中人的继承与创新,学校确立了“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树立起“永不言弃,永无止境”的东中精神,坚持以“勤”为校训,办学成效显著,办学特色浓厚,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模范学校、文明单位和国家级示范性中学。国务委员陈至立、省委副书记王湛、副省长张九汉等领导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富有特色的常规管理和突出的办学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部分 革命活动

江苏省东台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学。建校初期,特别是1925年以后,正值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在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和北伐战争大革命洪流的影响下,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东中的爱国青年学生,冲破反动思想束缚的牢笼,发出“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北洋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战斗口号,使反动当局惊恐万状,企图破坏阻扰,但这种青年运动是时代的潮流,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它在东台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6,在复旦大学读书的东台籍地下党员黄逸峰与东中部分进步青年经常书信联系,并于1927年初成立了“C.Y东台中学.母里师范联合支部”(C.Y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代号)。黄逸峰还经常从上海寄一些进步书刊来,如:马恩列的文章、《红旗》和陈独秀、李大钊的著作。有时用书面联系,或用药水显字,秘密通信,指导他们:“要关心国家政治大事,不要死读书”。有一次母里师范校长陈遂舟曾请黄逸峰到校演讲,东中不少学生前去听讲。这些青年学生通过地下党的启发,以及自我学习,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觉投身革命斗争。如当时学校有些教师作风不正,生活散漫,有人吸鸦片,有人成天在外赌博,校长林恺之更是工作不称职,与主任之间互相倾轧。学生们认为这种腐败的学校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大改组。于是,他们先把学校腐败的内幕抖向社会,接着,利用寄宿生伙食太差,组织学生罢课示威,组成了一支很长的队伍游行到教育局,向局长袁守之提出要求,彻底整顿学校,局长袁守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了学生的要求,两个星期以后,林恺之辞去校长职务。

19276,东台中药店员工工会成立,职工要求提高待遇,遭到资方无理拒绝,并以解散工会相威胁。顽公安局长伏彪说:“工会不合法”、“有共产党嫌疑”,职工们非常激愤,罢工七天,举行游行。为了支持中药员工的正义行动,东中进步青年与地下党员陆骧利用合法的身份在报刊上写文章声援,后来工会与资方签订了劳资仲裁条约,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8年春,黄逸峰以地下党南通特委书记的身份来到东台,了解工作情况,并传达江苏省委关于组织农民暴动的问题,同时在三灶召开农民大会,不料,国民党发动了一次大逮捕,黄逸峰、中共地下党东台县委书记宣益东等人遭逮捕,东台地下党遭到破坏,东中“联支”活动也难以继续开展活动,但一些进步青年由于受地下党的熏陶,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这年五月三日,日本侵略军在济南杀死我军民四千多人,造成了“五三”惨案,东中举行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军民的暴行。

1931年秋,“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中全体学生在进步教师率领下,举行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许多学生臂缠黑纱,在黑纱上写上“抗日救国”四个字,有的咬破手指,用血书写在黑纱上,以表示抗战的决心,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进行抗日宣传,并有组织地到各商店查封日货。这一年,东中校刊《东钟》出刊,内容包括师生的写作及同学录等等。

1924年到1937年的十多年中,东中共有毕业生300多人,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有的为革命献身,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当代著名学者。

四十年代中期,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学校不断转移,但同学们仍然一边坚持学习,一边配合当地民兵与国民党斗争。他们经常到敌占区张贴标语,向战地群众宣传革命斗争的真理,瓦解敌人的斗志,提高群众必胜的信心。

1947年中央军委号召各地动员参军,夏天,东台全县发动大参军运动,东台中学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一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报名参军。师生们投笔从戎的革命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大参军运动。《江海导报》、延安人民广播电台对东台中学师生坚持游击教学、踊跃参军的事迹进行了登报、广播表扬。

在这期间,学校广大师生为迎接解放,成立了学校文工团,排演过《兄妹开荒》、《白毛女》、《翻身记》以及结合形势临时编排的活报剧等,曾到丁所丘场、李堡、三仓、弓京港、新街等地演出,宣传大好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人民解放军南下,学校组织师生走上街头,开展宣传活动,慰问南下的人民子第兵。利用寒假组织师生配合县文化馆对台城各个出租图书、小人书的摊点进行检查,封缴了不少反动、黄色的社会言情书刊。这一年,因夏季雨水过多,县内不少地区受灾,学校文工团排演了大型歌舞剧《血泪仇》,为救灾义演。

第三部分 人物介绍

1905年起,东中穿越了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一步步发展壮大,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经世济用的英才,有造福一方的政府要员,有著作等身的大师学者,有闻名世界的科学家,有蜚声中外的外交家,有叱咤风云的将军,有赛场折桂的体育精英.他们有的已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光荣献身,有的正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简要介绍几位

1、  部分校长

夏寅官18661943)字虎臣,又字浒岑,号舫,晚号忏摩生。江苏东台人,书香门第,世居东台台城彩衣巷。幼秉家学,刻苦勤勉,清光绪十四年(1888)应江南乡试中举人,十六年(1890)中庚戊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为编修。1905118日(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二日),经两江总督学务处批准,东台历史上第一所官立中学兼师范——东台县中学堂兼师范学堂(时称东台“两堂”,校址在台城魁星楼)开校,他成为百年东台中学的首任校长(堂长)。1907年兼任东台教育会会长,1910年离东台赴江西任知府。民国初年教育部表彰捐资兴学人士,获一等金色褒章;1925年受聘任东台县修志局总纂;19401015日,应邀出席新四军苏北总指挥陈毅在东台红兰别墅召开的各界人士座谈会。系著名学者,著有《清儒学案》《求志居诗文集》《师友纪略》《科学丛谈》《悔庵笔记》等作品。

  18511939)号退庵,江苏南通人,系晚清状元、民国实业家张謇的三兄,曾协助张謇在南通兴办大申纱厂。19151922年,他亲自在东台兴办大赉、遂济、通济等盐垦公司,废灶兴垦植棉。19191926年,任东台母里师范校长。母里师范系张謇为恢复东台师范教育而兴办的学校,校址先在“两堂”原址台城魁星楼,后迁城郊王家舍,1928年停办后又成为东台县立中学的师范部(乡师科)。母里师范既是东台县中学堂兼师范学堂的后续,又是东台县立中学师范部(乡师科)的前身。

  1876年生,字苕玉,江苏东台安丰人,青年时期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师范,专攻教育学。系著名学者,1918年受东台县知事胡为和之聘负责编纂《东台县志》。1924年他克服各种困难,在东台台城朱进士巷努力恢复中学教育;1925年经东台县公署批准,“东台县立初级中学”在东台“两堂”原址台城魁星楼正式开班上课。19241926年,任东台县立初级中学校长。

董希白19061974)安徽贵池人,北平中法大学毕业后去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法律和外交,1933年回国任上海正风文学院教授、院长。上海沦陷后拒绝但任日伪《新申报》主笔,于1940年辗转去皖南新四军军部。1941年赴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1942—1946年任抗日民主政权东台县县长。19459月新四军收复日伪占据的东台城,在台城旗杆巷复办东台中学。19451946年兼任东台中学校长。解放后调至北京任外交部国际条约司司长。

王兆平 1960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1982年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即分配到东台县第一中学任教,先后担任东台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20036月起任江苏省东台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编著有《中学语文常用文言文实词训练》、《同步作文——想象与创新表达能力训练大课堂》、《妙笔生花——和中学生谈作文》等。

2、  烈士

    戴陶烈士。1940年起在东中初中就读,1946年参军,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曾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07月在解放大担岛海战时光荣牺牲,时年21岁。

    吕士奇烈士。1931年考入东中。“七.七”事变后组织成立抗日救亡团体,1940年任一区常备大队长,同年冬入党。1941年常备大队编入新四军,任六师四十八团作战参谋。1946年提升为四十八团营长,后调任骑兵营营长。19467月在奉命增援黄桥时,光荣牺牲,时年29岁。

3、  专家、学者

戈公振189019351905年即在东台中学堂兼师范学堂的高等小学班上学,后升入中学班,毕业考试时成绩名列第一,系东台中学最早的校友。毕业后经夏寅官推荐于1913年到上海,先后在有正书局、《时报》馆、《申报》馆工作,1930年创办《申报星期画刊》并任主编,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从东北到庶(苏)联》等书,成为30年代著名的爱国进步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中国新闻史研究者。

戈宝权19132000 20年代东台母里师范(东台中学堂兼师范学堂的后续,东台中学乡师科的前身)毕业,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15岁考上上海大夏大学,学习英、法、日、俄语和世界语,1935年赴苏联莫斯科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记者,1938年回国后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编辑,19497月又赴苏任新华社驻苏记者,建国初负责接受国民党驻苏大使馆,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1957年起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达30余年,先后出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海燕》早已收入我国中小学课本,译著印成单行本的有50多种,在世界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方尼,原名铭冬,1924年出生,东台方家场(城改前为鼓楼路王家巷)人,19391940年在东台县立中学乡村师范科读书。因新四军干部管文蔚住在她家,受革命影响,师范未毕业,于1940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四师抗属学校教员、校长,泗城市民众政治教育馆馆长,《荣军报》编辑,荣工文工团团长,中共苏北区党委党校总俱乐部主任。解放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处工作检查处秘书,《文学报》编辑,上海市当代人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出版了不少诗文专集和选集,如《夏征农方尼诗词选》《淙淙集》《方尼诗词一百首》《脚印》等,不少诗为海外刊物辑录。

卞有生,男,56届校友,1961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工程院院士,北京生态工程中心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国家经委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主要著作有:《生态农业基础》《留营庄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与研究》《胜利油田生态农场生态经济规划》《化学选择习题集》(译著)。长期搞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北京市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89年获建国40 周年优秀科技成果奖。1988年当选北京市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91年被为“科技之星”。

    周璧华,女,61届校友,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系无线电通信与广播专业。现执教于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小组成员。国内知名专家。近十年来,获军队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4、  将军

    陈可吼,男,47届校友,少将。1947年从军校转入新四军第十一纵队,历任战士、排长、连长等职。解放后先后任营长、团长、副师长、无锡军分区司令员、省军区副司令员。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省政协常委。

冒广根,男,58届校友,少将。上海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1963年毕业分配至国防科委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所,历任研究所技术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兼取样队队长、研究室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研究所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任某试验训练基地副政治委员、纪委书记。先后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试验的放化分析和组织领导工作,1990年调任另一试验训练基地副政治委员、纪委书记。多次参加我国的核试验、卫星和奥星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为我国的核武器和航天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吴秀永,男,64届校友,少将。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9年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先后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政工研究室研究员、理论训练班副主任。198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87年调总政治部政工研究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94年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副主任。现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教授。

刘东根,男,70届校友,少将,曾在新华社南京军区分社工作,现任南京军区装甲部副部长,副军级,著有《长城壮工》等书。

5、  体育健将

  ,男,78届校友,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工程兵部队篮球队、广州军区体工队篮球队、南京军区体工队篮球队任主力队员,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前三名,1988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王卫涛,男,96届校友,1998年进入南京市水上运动学校江苏省赛艇队学习,2003年获全国锦标赛四人单桨无舵手第一名,2003年获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四人单桨无舵手第一名,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东中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在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理智地回顾既往,清醒地把握现在,科学的探索未来。可以说,百折千回、大气磅礴的东中校史是一部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攻坚克难的发展史,是一部依靠教职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蒸蒸日上的创业史,也是基于历届学子刻苦学习、奋力拼搏而走向辉煌的奋斗史。

同学们,爱我们的国家、也爱我们的学校吧,让我们同心协力,把东中精神发扬广大,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把东中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我们的校史增添更加辉煌灿烂的一笔。

最后,让我用一段名言结束今天的讲话:“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获得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